狗狗蛔蟲病癥狀及防治
狗狗蛔蟲病癥狀及防治
1.蟲體特征

狗蛔蟲體呈淡黃白色,體稍彎于前腹面,頭端較圓,尾部稍尖,頸上有橫紋,雄蟲體長5—10厘米,雌蟲體長9—18厘米,蟲卵呈卵圓形。
2.生活史
狗蛔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,在適當條件下,經過一定時間變為侵襲性蟲卵,污染飼養與飲水內的侵襲性蟲卵被狗吞食后,即在腸內孵出幼蟲,幼蟲進入腸壁血管而隨血行到肺,進入呼吸道沿支氣管、氣管而到口腔,又被吞下到小腸內發育為成蟲。
妊娠母狗患蛔蟲病時,其幼蟲亦能經胎盤使胎兒感染。當胎兒在子宮內,幼蟲只寄生于胎兒的血液內,仔狗出生后經過數日,幼蟲進人腸壁。
有一部分蛔蟲的幼蟲移行到狗的肺以后,經毛細血管而入大循環,隨著血行而被帶到其它臟器和組織形成被囊,并在其內生長發育,此種經路的幼蟲,終不能達到成熟。
3.致病作用
蛔蟲含有毒素,可使狗中毒。經實驗證明,若將蛔蟲浸出物注射到狗體內,大部分狗會嘔吐,食欲減退,有時體溫升高到39℃以上,心跳加快、粘膜發紺、水腫。此外還會引起胃分泌機能、胃排瀉機能紊亂,血紅蛋白和紅血球數量降低,血沉加速,白血球增多,嗜中性白血球增多明顯。
當狗蛔蟲的幼蟲移動時,損傷宿主的組織和臟器,可能促進病原菌的感染。若腸內有蟲體聚積而可能阻塞腸管,引起梗阻或穿孔。蛔蟲往往鉆入膽管而使之狹窄或堵塞,引起患狗死亡。
4.癥狀
主要的臨床癥狀表現為:
消瘦、貧血、食欲不振、嘔吐,有發生異食現象,先下痢后便秘,偶有神經癥狀,幼狗的生長和發育遲緩,腹部膨大。
5.治療
(1)山道年0.015—0.025克/公斤體重,連服2次。
(2)旋咪唑10—20毫克/公斤體重,連服2次。
(3)哌嗪150毫克/公斤體重,連服2次。
狗狗蛔蟲病怎么治療
幼犬每個月檢查1次,成年犬每季檢查1次。
2。發現病犬時應立即進行殺蟲處理:

左旋咪唑可口服,體重10毫克/千克;甲苯咪唑可口服,體重10毫克/千克,每天兩次,連續兩天;噻嗪可口服,體重5-10毫克/千克;哌嗪可口服,體重100毫克/千克。體重,口服。
3、清潔衛生,改變飼育環境:對環境、食槽、食物的清潔衛生要仔細對待,及時清除糞便,并進行發酵處置,杜絕感染源。
蛔蟲病是什么
1、犬蛔蟲(犬弓首蛔蟲)呈淡黃白色,頭端有3片唇,體側有狹長的頸翼膜。
2、犬蛔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,在適合條件下發育為感染性蟲卵。
蛔蟲病患病原因
1、3月齡以內的仔犬吞食了感染性蟲卵后,在腸內孵出幼蟲,幼蟲鉆人腸壁,經淋巴系統到腸系膜淋巴結,然后經血流到達肝臟,再隨血流到達肺臟,幼蟲經肺泡、細支氣管、支氣管,再經喉頭被咽入胃,到小腸進一步發育為成蟲,全部過程4—5周。
2。老狗吞下受感染的卵后,幼蟲隨血流到達身體組織和器官,形成囊腫。幼蟲仍然活躍,但沒有進一步發育。懷囊腫的母狗懷孕后,幼蟲被激活并通過胎盤轉移到胎肝,導致宮內感染。胎兒出生后,幼蟲遷移到肺部,然后進入胃腸道發育成成人。成年犬蛔蟲在小狗出生后23-40天出現。
3、新生仔犬也可經過吸吮初乳而引超感染,感染后幼蟲在小腸中直接發育為成蟲。
4、獅蛔蟲蟲卵在外界適合的條件下,發育為感染性蟲卵。被犬吞食后,幼蟲在小腸內逸出,進而鉆人腸壁內發育后返回腸腔,經3—4周發育為成蟲。
蛔蟲病的臨床癥狀
1、蛔蟲寄生在成年犬體內,其危害其實不十分明顯。但幼犬有大量的蛔蟲寄生,腸壁蒙受刺激而引起各種障礙,病犬出現逐漸消瘦,黏膜蒼白,食欲不振,嘔吐,下痢而后便秘,腹部膨大,營養不良及貧血等病癥。
2、狗狗常喜歡抓食泥土及木塊等異物,偶見有癲癇性痙攣。
3、發育遲緩,感染嚴重時,其嘔吐物和糞便中常排出蛔蟲,即可確診。
什么是犬蛔蟲病
犬蛔蟲病是影響狗腸胃的常見病,寄生在狗狗腸道和胃部內。蛔蟲有兩種類型主要分為犬弓首蛔蟲和獅弓首蛔蟲。蛔蟲在中國分布十分廣泛,幾乎所有的狗狗都會被蛔蟲所感染,但通常比較容易感染的是幼犬。蛔蟲主要危害的對象是1~3個月大的幼犬,還會影響到狗狗的發育和生長。病情嚴重的時候,甚至會導致狗死亡。而當成年的狗狗被蛔蟲寄生的時候,大多數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癥狀。但這時狗狗的身體已經發育成熟了,抵抗力會變得更好。
狗狗感染蛔蟲可引起消化道癥狀,如腹瀉、嘔吐等,有時可同時排泄蟲體。長期感染蛔蟲,會引起患犬逐漸消瘦。比較嚴重的犬蛔蟲病,會引起腸穿孔、周圍器官損傷和感染,還可能會引起神經癥狀甚至死亡。如果狗狗體內有大量蛔蟲時,會導致狗狗的腹部腫脹,而且主人可以用手輕輕觸摸該區域,看是否有腫脹或變硬的感覺。對于犬蛔蟲病來說,芬苯達唑、塞拉菌素、伊維菌素等藥物可用于治療,應注意塞拉菌素和伊維菌素不適合柯利犬。